郑州市医疗保障局网站logo
郑州市医保中心大力推进医保经办服务进校园
来源:本站  时间:2023-06-30 16:35

2021年以来,郑州市医保系统聚焦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医保经办服务的新需求新期盼,以“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为主题,持续推进“郑州医疗保障服务站”建设,有效构建了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医保经办体系和民生保障网络。截至2022年底,在郑州市、县两级医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覆盖全市城乡的“1+16+N”的医保便民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其中,“1”为郑州市本级医保办事大厅,是全市医保经办业务的总牵头、总指挥。“16”为16个区县(市)医保中心办事大厅,是区域医保经办的重要支点。“N”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落实医保职责进乡镇、进村社要求,实现对全市204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266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医保业务“全覆盖”;二是推动医保经办业务进银行、进医院、进学校,着力打造“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相继建成“郑州医疗保障服务站”158个,包括医保银行一体化站点109个、定点医疗机构站点49个。

2023年,郑州市医保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以“优化服务年”活动为主线,持续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医保经办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针对郑州市大中专院校较为集中、大中专学生较多、医保经办业务需求更为突出的实际,我们积极转变主攻方向,着力推进医保经办服务向校园内部延伸、向学生群体拓展,更好满足114家驻郑大中专院校、130余万大学生群体的医疗保障需求。2023年初,我们谋划“优化服务年”目标任务时,将推进驻郑大中专院校“郑州医疗保障服务站”建设列为本年度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公开向社会发布并稳步推进实施。截至2023年6月,郑州市已完成驻郑大中专院校“郑州医疗保障服务站”一期项目建设目标,新建郑州大学主校区(高新区)、郑州轻工业大学(高新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新郑市)、郑州西亚斯学院(新郑市)、中原工学院南校区(新郑市)、河南中医药大学(龙子湖校区)等6个站点,“郑州医疗保障服务站”总数拓展至164个。

上述7个站点与绝大多数“郑州医疗保障服务站”的建设模式一样,均采取“市主建、区(县)主管”的方式进行。由市医保中心根据各区县(市)医保中心申报情况,将“合作意愿强、群众需求大、交通便利、具有业务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等作为考核依据,通过综合评审,确定站点位置,按照国家医保局发布的视觉识别系统和标志标识标准,同步推进站点标准化建设、医保骨干网联通、院校人员培训等工作,所需经费由市医保中心支付。站点建成并验收合格后,移交给各区县(市)医保中心运营管理。

根据大中专院校学生的医疗保障需求,新建成的7个大中专院校“医保服务站”现阶段可受理参保登记、信息查询、异地就医、待遇申报等4个大类、12项医保业务,基本满足大学生群体的医保需求,受到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欢迎与好评。从总体运行情况看,场地条件、设施设备等方面均较为突出有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两处“郑州医疗保障服务站”。

2023年6月16日,“河南省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政策集中宣传月活动暨郑州市‘一建六进两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后,省医保局领导带队前往郑州大学的“郑州医保服务站”进行观摩指导。在充分了解站点建设、运行情况后,省医保局领导对郑州市这项创新举措给予高度评价。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