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医疗保障局网站logo
“四减四办三创新” 开启医保服务新篇章
来源:本站  时间:2021-12-08 09:02

郑州市医疗保障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坚持把行风建设当作系统的大事要事头等事来抓,补短板、强弱项、破难点、疏堵点,制定完善“四减四办”措施,改革实施三大创新举措,不断提升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

一、坚持群众至上,服务质效再提速

一是减资料优服务。持续“减证便民”,打通医保和卫健数据壁垒,实现生育保险计生证明在线核查、现场审核,减少材料免去群众来回跑腿;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依法对无工作证明、第三方证明、血缘关系证明等10项证明材料免予核查。

二是减环节少跑腿多轮次梳理优化医疗保障业务经办流程和建设标准,制定政务服务标准权责清单、建设政务服务项目公开、政务服务一体化等标准规范,删减非必要环节;取消门诊慢特病体检环节。

三是减时限增效率将计划生育手术待遇核定、生育医疗待遇核定、生育津贴核定办结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为6个工作日;持续开展政务服务一体化,4次组织业务讨论,8次与政务办、大数据局和软件公司对接优化,完成三批次323个问题优化整改,参保群众医保业务办理更加顺畅。

四是减成本惠企业取消定点医药机构网端初装费,仅此一项每年为医疗机构减免300多万元;疫情防控期间,及时向承接新冠患者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等定点医

疗机构拨付基金1000万元;按照“先预付后审核”的原则,提前向全市3143家定点医疗机构拨付质量保证金7.77亿元,有力缓解了医药机构的垫资压力。

 

 

二、重造业务流程,线上线下相融合

一是优化流程“规范办”按照“六统一”(统一事项名称、统一事项编码、统一办理材料、统一办理时限、统一办理环节、统一服务标准)和“四最”(服务质量最优、所需材料最少、办理时限最短、办事流程最简)原则,制定我市医保经办业务职责清单,形成六大类共60项经办业务规程,印发全市统一执行。积极推动医保办事大厅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确保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一次就办成;针对老年人和运用智能技术有困难人群,建立绿色通道,实行免预约引导办,让医保服务更贴心。

二是业务云端“掌上办”56个“掌上办”事项分批在“郑好办”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等多个网络平台上线运行,参保群众24小时可实时在线办理参保登记、信息查询、关系转移接续、待遇报销等49个高频业务;上线“郑州市医疗保障网办业务综合服务大厅”,实现参保单位全部对公业务“网上办”、“不见面办”,当月就有12155家参保单位通过网厅申报123028人次业务,占全市业务量的90%以上。

三是延伸服务“就近办”23项医保高频服务业务下沉至街道、社区、医院、银行等,打造医保“15分钟服务圈”,已建成58家街道(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网点、89家“银行一体化服务网点”和9家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服务站。

四是扩容服务“延时办”采取“预约办”、“延时办”等方式,进一步增大医保业务承载量。7月份以来,全市所有医保办事大厅坚持工作日延时办公、周末和节假日无休,延长医保服务时间,保障汛情、疫情防控期间群众业务办理需要。同时,通过“预约办”、“邮寄办”等方式实现全部医保业务“不见面办”,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保障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三、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服务出实招

一是门诊慢特病全程网办将一年两次集中申报改为随时申报;取消体检环节,减少群众额外支出;进一步减流程、减时限,将群众参与的流程由3个(复印病历、填表、体检)降至1个,办理时限由60天以上降至6天(最快1天)。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在国家医保局“我为群众办实事”网络评选活动中,该工作名列单项第一。

二是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开通郑好办、支付宝、微信公众号等5个异地就医网上备案渠道;优化网上办事流程,全面取消异地就医备案各种证明材料,实行信用承诺制,业务申请提交成功后1个工作日内即时办结;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193家,确定第一批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药机构30家,实现市域内全覆盖,所有异地就医业务均可“不见面办理”、“一站式结算”。截至10月底,共完成异地就医备案14708人次,异地就医即时结算8399人次。

三是优化“一号咨询”电话服务整合热线资源,在全省率先建成医疗保障信息查询服务平台,采取智能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为广大参保群众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医保便民热线接得更快、问得更清、办得更实。在智能查询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取常见高频业务事项关键字,建成医保知识库,群众通过关键字语音检索,即可查询结果;在人工服务方面,设置12393/68064000服务专线,安排人工坐席35个。平台运行以来,日均提供智能语音服务3532单,提供人工咨询服务1537单,满意率达98%以上。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